HACCP的七个基本原理中,原理一就是'危害分析和预防 措施',要想做好危害分析,食品加工者必须获得潜在危害的有关知识,弄清楚危害的概念。在HACCP中,'危害'指的是食物中可能引起疾病或伤害的情况或污染。这些危害主要分为三大类即:生物的危害、化学的危害和物理的危害。而在食品中发现 的令人厌恶的昆虫、毛发、脏物或腐败等,因为它们经常不是直接的与产品的安全有关,除非这些条件直接影响到食品的安全,否则,它们不在HACCP计划的控制范围之内。但这不等于说这种现象是可以容忍的,它们将由良好操作规范(GMP)和卫生标准操作程序 (SSOP)来控制,也就是说HACCP不是一个孤立的系统,而是建立在GMP和SSOP基础之上的。它们的关系在以后的文章中还会具体谈到 。在影响食品安全的三大类危害中,生物的危害占80%~90%。生物的危害包括 有害的细菌、病毒和寄生虫。食品中的生物危害既有可能来自于原料,也有可能来自于食品的加工过程。微生物种类繁多分布广泛,被划分成各种类型。食品中重要的微生物种类包括:酵母、霉菌、细菌、病毒和原生动物。酵母、霉菌一般不引起食品中的生物危害 (虽然某些霉菌产生有害的毒素,毒素属化学危害),只有细菌、病毒和原生动物能引起食品的生物危害,使食品不安全。在生物危害中,有害细菌引起的食品危害又占到90%。细菌危害是指某些有害 细菌在食品中存活时,可以通过活菌的摄入引起人体(通常是肠道)感染或预先在食品中产生的细菌毒素导致人类中毒。前者称为食品感染,后者称为食品中毒。这些致病菌根据其有无芽胞可分为芽胞菌和非芽胞菌,芽胞菌有肉毒梭菌、产气荚膜梭菌和蜡样芽梭菌 ;非芽胞菌有流产布氏杆菌、猪布氏杆菌、空肠弯曲杆菌、致病性大肠杆菌如O157:H7大肠杆菌、李斯特菌、沙门氏菌属、贺氏杆菌 、致病性金黄色葡萄球菌、脓性链球菌和弧菌等。由于细菌是活的生命...
随着社会物质财富的日益丰富,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消费者对食品的生产、加工、贮运、销售整个过程表现出了空前的兴趣,不断要求政府和食品制造商在食品质量、食品安全、消费者保护方面承担更多的责任。在当前全球食品贸易量日益剧增的形势下,无论是进口国还是出口国,都有责任强化本国的食品管理体系,履行基于风险分析的食品管理策略。多数国家的政治家和科学家认为有效的食品管理体系是确保本国消费者健康和安全的基础。 进入新世纪以来,食品安全问题引发的社会、政治和贸易问题时有发生,世界各国的食品安全管理法规、机构、监管、信息、教育正在急剧变化,及时了解和掌握各国在食品安全管理方面的动向及相关研究成果,选择适合中国国情的食品安全管理体系,体现以人为本,实现经济和社会全面协调发展的科学发展观,是中国食品安全管理面临的主要挑战。本文介绍了国际组织、政府和非政府组织在国家食品安全管理体系建设方面的原则、实践和经验,供有关管理人员、专家和学者参考。
ISO45001《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 要求及使用指南》DIS2草案已于今年5月19日发布,目前,ISO45001现已进入最终国际标准版草案(FDIS)阶段,预计将于2018年3月正式发布。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发展历程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是在20世纪80年代后期兴起的,当时一些跨国公司和大型现代化联合企业,为强化自己的社会关注力和控制损失的需要,开始建立自律性的职业健康与环境保护的管理制度。 1996年,英国颁布了《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指南》(BS8800);同年,美国工业卫生协会(AIHA)制定了《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指导性文件;1997年,澳大利亚、新西兰提出了《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原则、体系和支持技术通用指南》草案;同年,日本工业安全卫生协会(JISHA)提出了《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导则》,挪威船级社(DNV)制定了《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认证标准》。 在1999年,英国标准协会(BSI)、挪威船级社(DNV)等13个组织提出了职业健康安全评价系列(OHSAS)标准,即OHSAS18001《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规范》和OHSAS 18002《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OHSAS18001实施指南》。2007年,OHSAS 18001得到进一步修订,是其与ISO9001和ISO14001标准的语言和架构得到进一步融合。 直到2013年,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开始编制一项新的标准——ISO 45001《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 要求及使用指南》,用于取代OHSAS18001标准。 为什么要将OHSAS18001转化成ISO标准?全球通用 更权威 更易整合 更易管理首先,根据调查,目前大约有45个国家利用OHSAS 18001标准架构管理其职安卫(职业健康管理、安...
ISO14000是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制定的环境管理体系国际标准。ISO14000认证已经成为打破国际绿色壁垒、进入欧美市场的准入证,通过ISO14000认证的企业可以节能降耗、优化成本、满足政府法律要求,改善企业形象,提高企业竞争力。ISO14000已经成为一套目前世界上最全面和最系统的环境管理国际化标准,并引起世界各国政府、企业界的普遍重视和积极响应。 ISO14000系列标准是国际标准化组织(ISO)汇集全球环境管理及标准化方面的专家、在总结全世界环境管理科学经验基础上制定并正式发布的一套环境管理的国际标准,涉及到环境管理体系、环境审核、生命周期评价等国际环境领域内的诸多焦点问题。在环境污染日益严重,自然灾害频频发生的今天显得尤其重要。 作为ISO14000系列标准中最重要也是最基础的一项标准,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一规范及使用指南》站在政府、社会、采购方的角度对组织的环境管理体系(环境管理制度)提出了共同的要求,以有效地预防与控制污染并提高资源与能源的利用效率。ISO14001是组织建立与实施环境管理体系和开展认证的依据。 1、注重体系的完整性,是一套科学的环境管理软件。2、强调对法律法规的符合性,但对环境行为不作具体规定。3、要求对组织的活动进行全过程控制。4、广泛适用于各类组织。5、与ISO9001标准有很强的兼容性。
环境因素特别是重要环境因素是环境管理体系的建筑基础,体系的其它管理要素都是围绕它们而开展管理活动的。环境因素是环境管理体系中最重要的要素。 另一方面,在建立EMS时如何有效、充分地识别、评价环境因素,在实施审核时如何审查组织在这方面的成效,是EMS工作中最困难的任务之一,也是疑问最多、最难把握的地方。现就EMS实际工作中经常涉及到的几个疑难点的处理方法进行如下探讨: 1、 环境因素识别的充分性 许多公司在识别、评价环境因素时能够比较全面地考虑污染物排放,而在考虑源头避免或减少污染物产生方面相对薄弱。ISO14001标准核心特点之一是污染预防思想,即在产品、活动、服务各方面及全过程中要避免、减少及控制环境影响,要从'投入'和'产出'两方面去考虑环境因素。为此,在设计程序、识别和评价环境因素时,应考虑产品及其包装设计、工艺设计、原材料选用、能源资源消耗、运输仓储、有毒有害化学品使用、固体及液体废弃物管理、生产过程污染物产生排放、产品使用、服务及废弃等环节中可能产生有害或有益环境影响的因素。 2、 异常状态下的重要环境因素 某些公司在生产过程中产生了大量的污染物,但由于环保设备齐全先进,控制手段得力,各种污染物最终均远低于适用排放标准得到排放。因此,EMS工作人员认为这方面不存在重要环境因素。 这里存在误区。ISO14001标准'环境因素'定义及'4.3.1环境因素'条款中均要求确定现实具有或能够产生重大影响的重要环境因素,即应充分考虑过去、现在、将来三种时态及正常、异常、紧急三种运行状态下发生或可能发...
(1)ISO13485质量管理体系应结合组织现有的管理基础 一般组织在管理上,都存在着原有的组织机构、管理制度、资源等。而按ISO13485质量管理体系标准建立的ISO13485质量管理体系,实际上是组织实施医疗器械质量管理,达到持续改进目的的一种新的运行机制。它不能完全脱离组织的原有管理基础,而是在标准的框架内,充分结合组织的原有管理基 础,进而形成一个结构化的管理体系 (2)ISO13485质量管理体系是一个动态发展、不断改进和不断完善的过程。 ISO13485质量管理体系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一样是按照循序渐进的过程来推行导入的。 ISO13485质量管理体系相对于ISO9001来讲又更上一层楼,它增添了医疗器械方面的特殊要求,因此,ISO13485质量管理体系的推行对咨询师的经验和能力上又提出了更高要求,更要求对医疗器械专业知道也有所了解,才能辅导企业推行好。
两个版本都提到了质量管理原则,旧版一共八条,新版将管理的系统方法合并到了过程方法,变成了七条。这七条里面有三条还是原来的叫法,它们分别是以顾客为关注焦点(customer focus),领导作用(leadership)和过程方法(process approach)。其他七条都发生了变化,分别对应如下(前面是旧版,后面是新版): 全员参与(involvement of people)——员工意识(engagement of people)持续改进(continual improvement)——改进(improvement)基于事实的决策方法(factual approach to decision making)——基于证据的决策方法(evidence-based decision making)与供方互利的关系(mutually benificial supplier relationships)——关系管理(relationship management) 新版的ISO9000的2.3详细讲了这七条原则,每个原则都是按照四部分来解释:陈述,基本原理,关键收益,典型措施。相比旧版来说,更加具体,也更具可操作性。改动比较大的这四条体现了思路的改进,下面就试分析一下。 全员参与(involvement of people)——员工意识(engagement of people)旧版只是说各级人员都是组织之本,要充分参与,新版改了个词,明确说明要授权有能力的人来干活,而不能出工不出力,滥竽充数。ISO9000 3.1.3对involvement的解释是参与(take part in),3.1.4对engagement的解释除了参与(involvement in) ,还要求有贡献,为达成目标付诸行动。 持续改进(continual impr...
1、有利于树立石油石化企业的安全文化观念 石油石化企业现代安全管理与系统工程的创新策略主要表现在安全文化建设上,安全文化建业也是企业消除事故隐患的一项重要措施。HSE 管理体系将石油石化企业生产经营的各项活动融入安全管理,其切入点是以树立企业安全文化观念,通过采取有效措施让企业员工意识到安全事故的危害性,认识到安全生产的重要性,增强企业管理者与员工的安全责任意识,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观、安全生产的效益观和科学观、安全风险的防范观。石油石化企业 HSE 管理可以影响企业管理者与决策者的安全管理态度以及员工的日常安全行为,有利于统一安全意识,使全员达成安全共识,奠定了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思想基础。 2、有利于完善石油石化企业的安全文化建设制度 企业安全文化建设制度中所必不可少的重要条件:安全法令、安全程序、安全操作规程以及安全管理细节,这些 HSE 管理体系中都有完善的表述。HSE 管理体系可以建立健全授权审批制度,加强企业各部门的安全责任意识,提高企业的安全管理水平,而且还可以促进文化建设管理。HSE管理通过完善的制度对员工的安全生产行为进行约束,减少与避免违规操作的发生,为石油石化企业安全文化建设提供了制度保障。 3、有利于规范石油石化企业的安全文化行为 HSE管理体系可以为各项法规的执行提供保证,提高企业领导者的决策能力与安全管理的重视性。HSE 管理系统进一步明确了安全责任,将安全责任落实到人,从根源处追求企业的安全化,构建安全标准环境,使企业全员从生产技术、工艺以及生活方式等多个方面做好安全生产。为确保安全生产检查监督的科学化、现代化与标准化,HSE 管理还应该从加大安全设备、装置与物品的投入力度方面下功夫,为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规范奠定基础。
世界各国石油公司HSE管理的重视程度普遍提高,HSE管理已成为世界性的潮流与主题,建立和持续改进HSE管理体系已成为国际石油公司HSE管理的大趋势。推行HSE管理体系的意义在于: 1、建立和实施HSE管理体系满足政府对健康、安全和环境的法律、法规要求; 2、为企业提出的总方针、总目标以及各方面具体目标的实现提供保证; 3、可减少事故发生,保证员工的健康与安全,保护企业的财产不受损失; 4、保护环境,满足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5、提高原材料和能源利用率,保护自然资源,增加经济效益; 6、减少医疗、赔偿、财产损失费用,降低保险费用; 7、满足公众的期望,保持良好的公共和社会关系; 8、维护企业的名誉,增强市场竞争能力。 通过建立HSE管理体系,将管理体系标准先进的管理思想和理念融入到企业日常管理的各个环节,强化过程控制,突出风险管理,使企业传统管理与体系运行有机结合;建立自我完善和自我改进机制,不断提高企业全体员工的健康、安全与环境意识、理念和技能;不断提升企业健康、安全与环境管理绩效,最终营造一种安全、健康、清洁、文明、和谐的企业氛围,创造一种先进的HSE企业文化。
1、认证申请书,包括申请组织的服务提供活动等情况的说明;2、法律地位的证明文件(包括:企业营业执照、事业单位法人证书、社会团体登记证书、非企业法人登记证书、党政机关设立文件等)的复印件。3、若服务覆盖多场所活动,应附每个场所的法律地位证明文件的复印件(适用时);4、组织机构代码证书(三证合一则不需要)的复印件;5、服务覆盖的活动所涉及法律法规要求的行政许可证明、资质证书、强制性认证证书等的复印件;6、多场所活动、活动分包情况;7、服务手册及必要的程序文件;8、服务已有效运行一定期限的说明;9、申请认证的范围;10、申请方同意遵守服务认证要求,提供审查所需要的信息的承诺;11、受审查方简况,包括组织的性质、名称、地址、法律地位以及有关的人力和技术资源;12、有关受审查方服务及其活动的一般信息;13、对拟认证的服务所适用的标准或其他引用文件的说明;14、其他与认证审查有关的必要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