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增加两个必需形成文件的程序
标准6.5条要求“组织应编制形成文件的程序”。标准7.3.8条中明确提出“组织应编制形成文件的新产品试制过程控制程序”。
2、强化对外包过程和采购过程的控制
标准4.1增加“组织应对外包过程进行评审,批准后予以实施,并监督外包过程的执行。顾客要求时,外包过程须经顾客同意”;增加注2、注3和注4;4.2.4增加“程序应包含对供方产生和保持的记录的控制要求”;7.4.1增加“选择、评价供方时,应确保有效地识别并控制风险”;在7.4.3增加“组织应编制采购产品的验证准则”;7.4.4增加“在技术协议书或合同中,明确对供方的技术要求和质量保证要求”;在8.5.2中增加“当确认供方对不合格负责,适用时.组织应向供方提出纠正措施要求,并评价供方措施的有效性”。
3、强调顾客要求
标准强调顾客要求:4,1“组织应接受顾客的质量监督;7.1“顾客要求时,质量计划及调整应征得顾客同意”;7.2.3e)“质量管理体系的变化”;7.3.8“顾客要求时,组织应邀请顾客参加新产品试制准备状态检查、首件鉴定”;7.3.9必要时,应邀请顾客参加试验。试验结果向顾客通报,试验过程变更时应征得顾客同意”;7.7“顾客要求时,技术状态管理计划、技术状态基线确定及其更改应征得顾客同意”;8.2.4“当产品未完成所有要求的验证活动时,需例外放行时,应按规定履行审批手续,征得顾客同意,并进行标识和记录,确保能追回和更换产品”。
4、增加体系的有效性和持续改进的要求
标准5.2增加“最高管理者应确保建立并保持定期征求顾客对产品质量及其改进方面意见的机制”;5.4.1增加“质量目标应体现对产品质量水平的追求,与顾客的期望相适应。组织应保持质量目标实施和评价的记录”;5.4.2质量管理体系策划增加“对顾客提出的质量管理体系特殊要求做出安排”;7.5.8增加“交付后发现问题时,应采取相应措施(包括调查、处理和报告,见8.5.2)”;8.2.1增加“组织应对顾客反馈做出适当安排,必要时实施改进(见8.5),并将处理结果及时通报顾客”;8.4增加“组织应对产品质量和过程绩效与质量目标进行比较,识别改进机会”;8.5.1增加“组织应编制实施质量年度改进计划,并对完成情况进行考核”。
5、增加对产品的“可靠性、维修性、保障性、测试性、安全性和环境适应性”(以下简称“六性”)要求
4,1增加“适用时,组织应建立、实施和保持产品的“六性”等工作过程”;7.1增加g)“产品“六性”等要求”、并增加“注3”;7.3.1h)要求“运用优化设计和“六性”等专业工程技术进行产品设计和开发”;7.3.3新增“g)适用时,给出“六性”等设计报告”;7.3.4增加“必要时,进行“六性”,以及计算机软件、元器件、原材料等专题评审”。
6、强化了风险管理和技术状态管理要求
标准7.1新增“i)技术状态管理要求”、“j)风险管理要求”并增加“注5”;7.2.2新增“d)风险得到识别和有能力解决”;7.4.1增加“选择、评价供方时,应确保有效地识别并控制风险(见7.1)”;7.7新增“顾客要求时,技术状态管理计划、技术状态基线确定及其更改应征得顾客同意”;取消GjB 9001A中7.7条的“合同要求时”。
7、加强软件过程控制
4.1增加“注5”;7.1新增“f)计算机软件工程化管理要求”;标准7.3.10)对软件要求更加详细;7.3.4增加“计算机软件专题评审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