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之争,是比品牌之争更高层次的竞争手段。“得标准者得天下”,这句话道出了标准引领举足轻重的影响力。
近年来,苏州创新机制,多领域推进“标准化+”行动。跨区域、跨行业融合协作,打造全国首个新兴产业标准化协作平台,为本地新兴产业重点企业深度参与标准化活动,搭建高规格平台;在全国首批开展城市综合服务标准化工作,形成一系列响当当的公共服务和专业服务标准化品牌;全市1126家企事业单位主导或参与制修订各类国际标准、国家标准、行业标准3909项,数量走在全国前列……
2018年是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也是全面标准化建设的开启之年。推动高质量发展,高标准引领是关键。今年,苏州将探索实施标准提档升级工程、新产业新动能标准领航工程和企业标准领跑者制度,增加个性化、高端化、高品质标准供给,为把苏州建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先进制造业基地、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产业科技创新高地,提供有力的标准化支撑。 政府引导规划发展“蓝图”,专项资金投入近2亿元
【镜头】
随着苏州市电子信息产业标准化三年行动启动,去年上半年起,针对计算机及周边设备、新型平板显示、光纤光缆、太阳能光伏、集成电路、软件、消费类电子等七大优势领域量身定制的《苏州市电子信息产业标准化规划(2017-2020)》在全市数百家电子信息重点企业中“遍地开花”,被大家亲切地称为“小蓝本”。
翻开“小蓝本”,260页的规划细则“干货满满”:在系统梳理国际、国家、行业标准制修订进展,制定各领域标准制修订建议表的同时,从完善协调推进机制、强化资金支持、扩大人才储备、加强宣贯培训、保障规划落实等方面一一作了周全部署。
【纵深】
作为质量发展的基础性工程之一,近年来,标准化战略已成为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促进优势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引领新兴产业发展的关键性核心要素。在推动标准化发展进程中,苏州从战略定位、顶层设计到激励机制全方位推进。
从2007年起,苏州市政府出台了《苏州市实施技术标准战略的意见》等文件,在技术标准战略资金、
人才、项目建设、科技成果转化等方面出台多项配套政策,并在实施过程中加以完善;同时建立了由市政府牵头,质监、发改、经信、科技等十多个部门参加的技术标准战略联席会议制度。针对众多苏州企业标准化工作基础、层次不同的状况,苏州全面实施了三级分类指导行动。截至2017年,全市已累计投入近2亿元,用于标准化工作推进。
“市场引导、企业自主、政府推动、社会参与”的良性运行格局,在苏州初步形成。
创新机制“跨界”协作,打造标准化服务坚实后盾
【镜头】
去年7月18日,电子信息技术领域的“大咖”们为了一场业界盛会,聚集到了苏州国际博览中心。
作为电子信息技术领域最具影响力的专业论坛之一,这场由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和苏州市质监局等联合主办的“2017中国(苏州)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标准化论坛”备受瞩目。各行业顶尖专家聚焦信息物理系统、智能制造、汽车电子、智慧城市、电子文件管理、精准医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热点,分享最新研究成果。活动现场,来自全国的400多家信息技术重点企业与业界“高参”对接,为自身发展中的标准化需求寻找破题之道。
【纵深】
既能讲好行业的“通用语言”,也要力争在行业中拥有“话语权”,本地优势产业如何深度参与到标准化活动中?苏州通过跨区域、跨行业、跨部门融合协作,为企业打造标准化服务坚实后盾。
为了提升新兴产业核心竞争力,近两年,苏州全面建立科技与标准化协同工作机制。质监部门与科技部门紧密合作,做到三个“优先”:建立科技成果转化快速通道,对在科技研发、形成创新成果中有标准需求的优先立项;在科技项目中,对有国际标准、国家标准研制任务的优先立项;对标准化成果优先提供科技经费资助。
2015年,苏州在全国率先建立新兴产业标准化协作平台,并于去年被市政府列为创新发展十项重点工程之一。平台通过召开联席会议和专题项目对接会等,进一步加强政府、标准化技术机构、科研院所与新兴产业企业的深度沟通、合作。运行两年,已有15个全国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多家标准化研究机构及苏州近200家重点企业加入。依托该平台,催生了百余项新兴产业新标准。
与此同时,通过对优势产业社会团体以及团体标准需求进行调研、摸底,苏州有针对性地组织团体标准化培训指导。目前,苏州公证协会编制的全国首个司法公证领域的团体标准、苏州科宝公司主导的机器人电缆系列团体标准已发布。
放眼国际强企制标, 拿下更多“至高话语权”
【镜头】
去年12月中旬,国际电工委员会电子显示器件技术委员会在日本东京召开年会。来自多个国家的百余名业界“大咖”云集于此,共同见证了中日韩三国五位专家获得“IEC1906奖”,这也是电子工业领域国际标准化组织最重要的奖项之一。来自苏州企业维信诺的标准化工作负责人党鹏乐是这届年会上获得该国际奖项的唯一中国技术专家。而在去年,电子显示器件技术委员会公布的13项国际电子显示器件标准中,由维信诺主导制定的柔性显示屏幕国际标准是其中唯一由中国企业制定的标准。
【纵深】
标准是国际经济活动中的“利器”,对提升一个企业、一个城市乃至一个国家的国际竞争力具有重大战略意义。
去年以来,苏州进一步放眼国际,为加快苏州标准国际化进程,在苏国际标准化组织的主力军作用得到充分发挥,重点产业国际标准研制力度不断加大。记者从市质监局标准化处了解到,苏州现有好孩子、盛虹、波司登、科沃斯、吉海等5家企业担纲了6个国际标准化技术组织秘书处。
同时,苏州通过邀请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中科院国家纳米中心等国际标准化组织国内对口机构作为“高参”,为苏州企业在提出国际标准提案、答辩、标准研制等方面提供技术支撑。目前,苏州的维信诺、吴通通讯、海狸纳米、医用协同创新研究院、博众精工、爱得蒙德、晶瑞化学等企业,均在相关对口机构的指导下,开展国际标准研制工作,其中,沙钢集团、维信诺、吴通通讯、爱得蒙德等企业主导的国际标准均已发布。
此外,苏州还在协会、商会等优势领域行业组织中设立标准化推进机构,以众筹和共享资源为理念,集聚起国际标准所需的人才、资金,集群发力。通过前台和幕后的分工协作,我市企业已经在化纤、服装、机器人、太阳能光伏、船用集装箱紧固件、新型显示器件、儿童乘用车、针灸针、农药化工等领域发布了国际标准。
为城市管理、公共服务立“规矩”,以标准化提升“获得感”
【镜头】
“12345”政府公共服务平台座席人员接听热线时,哪些话不能说?受理的服务类型不同,回复方式有啥区别……苏州“12345”为此制定了覆盖服务提供、质量控制、服务规范等全过程的细化标准。通过三年的不断完善,苏州市“12345”平台热线的直接答复率和市民满意率逐年提高。作为国家级的服务业标准化试点项目,相关标准也为其他城市的“12345”平台提供了样本。
同样是国家级标准化试点项目,在“虚拟养老院”行业中,姑苏区居家乐养老服务中心打造的“苏州模式”在国内声名响亮。由该中心编写的“虚拟养老院”服务规范标准多达115项,服务“规矩”根据老人的接受习惯研究调整,细致到如何敲门、服务人员等候开门时怎么站等。
【纵深】
群众的“质量获得感”,是标准化工作成效的“标尺”。苏州人口众多、结构复杂,人们对公共服务的需求各异,标准化成了优化城市功能、实现公共服务创新发展不可或缺的手段。
为了践行服务型政府建设,满足市民高品质生活需求,提高城市综合服务规范化水平,2012年底,苏州在全国率先启动城市综合服务标准化试点工作,试点范围涵盖公共安全、公共教育、公共文化和体育服务等九大公共服务大领域及旅游、金融、物流、服务外包四大现代专业服务领域,历时三年,包括60个项目,有29个部门和77个示范单位参与。通过试点,苏州在公共服务领域建立了较为完整的标准体系,民众满意度显著提高,在司法公证、就业管理、文化服务、便民服务等领域还形成了具有苏州地方特色、全国领先水平的服务品牌。苏州市承担的公共就业、“12345”便民服务、一站式政务服务、公证法律服务等国家级、省级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标准化试点均高分通过验收。
通过进一步规范服务行为、提高服务质量,苏州服务业、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领域将全面实现和谐健康发展。